《墙上的咖啡》
有天,我和一个朋友在威尼斯邻镇一家著名的咖啡厅闲坐。正当我们品着咖啡时,一个男人走了进来,坐在我们旁边的空位子上。
有天,我和一个朋友在威尼斯邻镇一家著名的咖啡厅闲坐。正当我们品着咖啡时,一个男人走了进来,坐在我们旁边的空位子上。
他叫来服务生,对服务生说道:“一杯咖啡,一杯墙上的咖啡。”他点咖啡的独特方式深深地吸引了我们。于是,我们仔细地观察,希望能弄明白什么是墙上的咖啡。服务生为他送上了一杯咖啡,他享用完咖啡,付了两杯咖啡的钱,然后就离开了咖啡厅。就在他离开后,服务生把一张纸贴在墙上,上面写着:一杯咖啡。
这时,又有两个男人走进来。他们一共点了三杯咖啡,两杯咖啡和一杯墙上的咖啡。他们喝了两杯咖啡,然后付了三杯咖啡的钱就离开了。这次,服务生又把一张纸贴到墙壁上,上面也写着:一杯咖啡。
看起来,这是这家咖啡店的惯有文化。然而,这却叫我们啧啧称奇,亦苦思不得其解。我和友人喝完了咖啡,就付了帐,离开了那家咖啡厅。
过了几天,我和友人又来到那一家咖啡厅。当我们正在享用咖啡时,一个男人走了进来。他的打扮和这家咖啡厅的格调和气氛显得格格不入。贫穷是他脸上唯一的写照。
他坐了下来,看了看那面贴了许多纸条的墙,然后对服务生说:“一杯墙上的咖啡。”服务生以惯有的恭敬态度,为他端来了一杯咖啡。男人喝完咖啡,没有付钱就走了。这时,我们很惊奇地看到服务生从墙上撕下一张纸,丢进了垃圾桶里。直达这一刻,墙上的咖啡终于真相大白。当地人对穷人的尊敬,深深地撼动了我们的心。
咖啡既不是社会的基本需要,也不是生活的必需品。然而值得一提的是,当我们享受任何美好的东西时,或许也该想想那一群想要享受这些美好东西,可是却无力支付的人。
至于那位服务生,他在为那个穷人服务时一直都是面带笑容,并没有丝毫轻视。而那位穷人,他进来时无须降低自己的尊严,讨要一杯免费的咖啡,他只需看看墙上,为自己点一杯墙上的咖啡,然后慢慢享用。
咖啡厅里的那一面墙,深刻地反映了当地居民的慷慨和关怀。
(本文修改自网络转载译文)
= = = = = = = = = = = = = = = = = = = = = = = = = = = = = = = = = = =
今天放学,我如往常地开车回家,在那一段约四十分钟的车程里,收听广播是我的唯一乐趣。
估计是因为过多的烦人广告以及摇滚乐,我在等到交通灯时转了台。话说,我快一百年没听100.4这一台了。转了台,片刻清静,也让我听到了以上这则故事。
这则墙上的咖啡是我从网上抓来的译文,似乎原本是英文的。网络版本和主持人念诵的版本有些出入,不过大致上的意思都一样。加上觉得译文有些词不达意,我就多事把它再译一译吧。
确实,在听完这个故事的时候,我的心也被撼动了。那个小镇的居民,有着如此慷慨的心,有道是施恩莫望报,但他们却连施恩于谁也不在意。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举动,但却体现了人心美丽的一面。
感动之余,我也不禁感慨。墙上的咖啡这一个概念,出发点是好的,但大前提是,必须实践在人民自觉性强的社会。否则,这只是让好心人的善心白白浪费而已。
简单来说,在我们的社会,这一概念根本只是空谈,无论是身边还是听说,贪小便宜的文化似乎已在我们的社会根深蒂固。
看过有人为了赠品起早贪黑,听说过那家店买一送一,本来门可罗雀的店面突然人潮汹涌。我听过富有的家长来学校讨免费食物,我见过家境宽裕的学生要求要免费补习。我也遇过只巴望着我出钱,而不愿意自己的掏腰包的人。
想象一下,如果“墙上的咖啡”发生在我们的社会,那会是怎样的情景?首先,墙上应该不会有任何纸条吧?先别急着辩解。终究盼着受益的人,还是比愿意付出的人多出许多。而且,想到或许喝咖啡并不是真正需要的人,好心的人,也会却步吧?
再者,即使,即使那墙上真的有了很多纸条,那么来喝咖啡的人会是谁?我敢说,喝咖啡的人,有能力负担的会远远超过没能力负担的。因为社会都爱嘲笑,穷人因为害怕被嘲笑,不会有去喝咖啡的勇气。基本的尊重都不存在,那么墙上的咖啡怎么会存在呢?
这就是社会,这就是现实。
如果有天,我也能看见墙上有咖啡,那么,我会很欣慰。然而,我感觉这好奢望。
于2013.02.25